初夏的浙外小和山校园,处处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5月9日下午,浙江高校“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在我校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何杏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四清,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团省委副书记王征,我校校长洪岗、副书记赵伐出席会议。宣勇书记作汇报发言。

会上,葛慧君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前夕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书记车俊同志的批示要求,总结推广浙江外国语学院“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活动经验,研究部署在全省高校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教育实践活动。
葛慧君对我校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今年3月以来,浙江外国语学院组织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学习和践行习总书记在青年时代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这一活动开展的非常有意义。活动开展两个月以来,广大学生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引发了学生们强烈的思想共鸣。这个活动有血有肉,真实感人,切合了青年的特点,找到青年可学、可敬、可亲的青春榜样。青年习近平的知青岁月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弥足珍贵、十分厚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科书。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做法值得我们全省高校借鉴。
如何在全省高校全面推开“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教育实践活动,葛部长谈了三点意见。
葛慧君指出,要充分认识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总书记是全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青年的榜样。总书记的领袖风采、个人魅力与其青年时期的艰苦磨练、成长历程密不可分,其思想渊源、崇高精神更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和德育资源。
一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载体。溯根问源,从总书记成长经历,特别是他七年的知青岁月中,来追寻伟大战略思想的渊源,是我们学深悟透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准把握总书记“三新”的重要环节。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铸就了青年习近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孕育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品格;梁家河村的淳朴民风塑造了青年习近平宽厚朴实的优良品质,孕育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青年学子加深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认知和理解,有助于当代青年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二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青年习近平身上散发出的伟大精神是一种大德公德,既体现了优秀青年的成长历程,又体现了人民领袖的精神特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引导青年学子以青年习近平为学习榜样、行动楷模,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打造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人生大课,更好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引领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抓手。总书记的知青岁月,特别是梁家河的经历,展现了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奋斗历程。梁家河的经历是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青年学子深入了解总书记成长为人民领袖的奋斗历程,深入学习青年习近平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培养厚重的家国情怀,激发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昂扬斗志,在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才成长。
葛慧君指出,要全面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青年习近平的成长历程具有巨大的感召力,是滋养青年学子的思想沃土,是激励青年学子的行为榜样,对青年学子有着极大的启迪和教育作用。全面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一是学习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学子坚定“四个自信”,把好青春前进的方向。青年习近平具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忠贞不渝跟党走的不懈追求,不畏艰辛干大事的顽强意志。我们要让理想信念在青年心中扎根,就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头脑,引导青年深刻领会“四个正确认识”,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永远跟党走。
二是学习青年习近平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实现青春逐梦的抱负。青年习近平有爱国爱乡的“黄土情结”,为民办实事的“赤子之心”,舍小家为大家的“公仆意识”。我们要引导青年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始终牢记使命,坚决扛起责任,把个人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努力为这个伟大时代注入青春的气质。
三是学习青年习近平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引导青年学子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厚实青春奋斗的底色。青年习近平具有“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求知欲望,“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实践智慧,“处变不惊、知难而进”的担当勇气。我们要引导青年学子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用锐意进取的担当力量、创新创造的丰硕成果来描绘绚丽的青春。
四是学习青年习近平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引导青年学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聚青春搏击的能量。青年习近平身上有着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以身作则的“平等观念”,任劳任怨的“宽厚胸襟”。我们要着力引导青年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培养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尚人生目标和创造有价值人生的有机统一。
葛慧君强调,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推开教育实践活动。浙江外国语学院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 教育实践活动,为我省高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样板。下一阶段,各高校要认真学习借鉴浙外的好经验、好做法,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去理解、去把握,全面推开这项活动。各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思想内涵,注重实践环节,营造良好氛围,建立长效机制。

何杏仁在主持会议时说,浙江外国语学院开展的“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教育实践活动很扎实,很有声势,很有成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抓住五个融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抓住了青年学生的兴奋点、触动点,使广大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感到更加可亲、可近、可学。这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思路,值得全省高校学习借鉴。
何杏仁强调,各高校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葛部长的讲话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各高校开展教育教育实践活动,一要在“全员”上下功夫;二要在“结合”上下功夫;三要在“长效”上下功夫。

校党委书记宣勇从三个方面汇报了我校“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教育实践活动情况。
一是关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宣勇指出,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结合青年学生特点,找到一个好的载体、抓手来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我们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契合青年特质,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寻找思想源头,深刻理解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髓要义;注重工作融合,推动活动可持续性。
二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做法。学校党委立足青年学生实际,全面发动教育实践活动,形成浓厚氛围;课堂内外,坚持同步推进,特别注重抓好课堂教学,注重校园文化引领;强化“践行”,丰富活动内涵。
三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初步成效。活动主要取得四方面的成效,进一步坚定了师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守作为一名党员的精神追求;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增强了师生爱祖国爱家乡的自豪感;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进一步彰显浙外师生特有的精神风貌;进一步锤炼师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形成了上下同欲、克难攻坚推动工作的良好局面。
宣勇指出,下一步,学校把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发挥学校优势,引导师生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精心设计项目,扎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凝聚师生智慧,持续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我校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明宝、社科部副主任方浩和中文学院学生于利建、科技学院学生张湘鹤分别汇报了二级学院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师生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体会和感想。

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团省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15所高校党委书记、宣传部长等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后,葛慧君、何杏仁一行在宣勇和洪岗陪同下,视察了我校校园。葛部长表示继上次来我校仅仅一个多月后,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又有显著的改善和提升,由衷地高兴。葛部长对墙面文化建设、楼宇院落命名和相关环境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在品院装饰墙前饶有兴致地听取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欣慰地肯定,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