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这样一本源于人民领袖成长散发独特魅力的特殊教育读本,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既是一部青葱少年的成长史,又是一部干事创业的奋斗史,还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从政史。书中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示了人民领袖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成长经历的书,从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位深深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的朴实青年,看到了一位胸怀理想、执着追求的壮志青年,看到了一位忧民之苦、感时之艰的大爱青年。书中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既有与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陕北朴实的农民,还有当年与总书记有过接触的各界人士,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再现了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不禁让我引发对这样一位经过艰苦历练的人民领袖领导下的中国未来的思考和憧憬,自然会产生对这样一部好书强烈的阅读兴趣。
不得不说,让我最为难忘的是习总书记这七年在梁家河是何等的艰难困苦、矢志不渝。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当时是 “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延川县梁家河村民张卫庞、吕侯生、刘金莲坦言道“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1969年在延长县插队的知青孔丹说:“陕北七年,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这些朴实的话其实都是真实的写照。书中曾提到习近平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一开始就要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应当说,这四关过得很艰难,要找出一条从梁家河走出来的路太难太难了,可我们的习总书记做到了。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总书记没有消沉,他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反而比较坚强、能吃苦、能顶住压力,这使他的认识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提升,精神得到了升华。
习总书记曾自述:“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青年强则国强,从青年习近平的身上我学到了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踏实践行,止于至善;学到了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到了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充实丰富自我;学到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不怕困难、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用勤劳的双手铸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初入大学,或许我们无法经历了解习总书记的艰难岁月,但我们更应该认真履行作为一名学生的职责,并在学习之余多多参与学校活动,拓展自己的阅历,开阔自己的眼界,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四有青年,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我绘制人生蓝图的启蒙书。(作者系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17中文3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