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河滚滚流去,淘去碎沙,沉淀精华。青年习近平凭借着广博的学识,和谐的为人,心系国家和人民的高尚情怀在这条长河中熠熠生辉。今天,我们就来发掘一下青年习近平身上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典诗词到当代政史,从毛泽东军事理论到莎士比亚戏剧作品,青年习近平的阅读涉及古今中外。正是因为有了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才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不知为何,青年习近平在陕北窑洞里挑灯夜读的身影竟使我忆起千年以前囊萤夜读的车胤。不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果我们沉下心来钻研知识,那未来的路自会越走越宽。但如果我们固步自封,宥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做一朵孤芳自赏的花,那我们便只能是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
和为贵,谐为美。灵娃在陕北的黄土地上肆意地嬉闹着,农民们都爱开他玩笑。但习近平却发自内心地怜爱着这个“憨憨”的农家孩子,即使是在灵娃夺取自己的烟卷之后。他的怜爱也许简单地出于对残疾孩子的同情,也许是出于陕北人民对自己保护与接纳的感恩。无论如何,我相信青年习近平是在这种温情的包裹下完成自己的人生过渡。无论如何,我都相信知青们与陕北人民是同甘共苦与和谐相处的。反观自身,我们是否也对身边有缺陷的人心生同情呢?我们是否也对那些不经意的冒犯一笑置之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须常怀一颗和谐的心。
位卑未敢忘忧国。从富足的北京城到贫瘠的陕北大地,从干部的儿子到下乡的知青。青年习近平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身份与心境的转变。当踏上陕北土地的那一刻,他竟讶异地发现自己有一种重归故土的感觉。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已把自己当成了农民的儿子。即使因为种种原因,曾经遭受过磨难和委屈,但青年习近平也从未忘记过国家,从未忘记过人民。在那个触手生冰的年代,陕北人民接纳了他,保护着他。为此他宁愿放弃上大学也要留下来为陕北人民做一些事。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否也该时时心系国家,为身边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青年习近平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勤思善学的美德,和谐善良的美德以及忧国忧民和心系家国的美德。他是时代的榜样,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如果我们能亲近他,学习他,岁月定会见证更好的我们。(作者系科学技术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