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浙外新生的第一本教材

编辑:宗和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年09月24日 访问次数:

  我相信这本书将丰富我的大学生活,也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本教科书,更会在思想源头不断充盈我们当代青年的人生篇章。——国际商学院17会计3班 郑丹青
    我现在几乎是一有时间就捧在手里研读。就连我的妈妈也对这本书十分感兴趣,我们每天都抽出时间一起阅读,交谈,分享读后的体会。我相信,这样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书,一定会成为我大学乃至今后生活中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这样一本好书,大家都应该去细细品味,我坚信,这本书会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持和鼓励。——科技学院17应用电子技术1班 朱家豪
    现在的孩子无法经历当年的艰难岁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把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艰苦岁月和磨砺故事生动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有助于当代青年更深入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从领袖身上汲取强大的力量,成长成才。这样一本教材,为当代青年今后走好人生路,意义重大,非常庆幸孩子能在这样一所大学里学习,希望孩子能学习青年习近平的优秀品质,成长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生。——西语学院2017级法语班刘小蔚的父亲 刘哲
    浙外开展的“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对当代青年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在的年轻人就需要这样的精神洗礼,我很庆幸把自己的女儿交到这么好的学校来学习,自己很放心。——教育学院2017级小学数学3班成俊卿的父亲 成文献

    今年3月份以来,学校开展的“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在全国引起了重大反响。8月中旬,中央党校出版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该书一经发行,立即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校党委书记宣勇应邀出席出版仪式并发言。为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思政工作新载体,将学习教育不断推向深入。校党委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及时向中央党校出版社订购,将该书列为我校思政教育教材,第一时间发给2017级新生。并要求各单位要用活、用好这本鲜活的思政教育教材,思政工作要从入学第一天抓起,要贯穿整个育人过程,要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全体党政领导班子,在新生入学第一天深入学生寝室,向新生发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9月23日新生报到第一天,秋分,轻寒正是可人天。冒着丝丝细雨,校党委书记宣勇、校长洪岗走进2017级新生寝室,给同学们送上亲切的问候,并亲手将入学后的第一本教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给新生。宣勇先后走进了商学院、英文学院和科技学院等17个新生寝室。“同学们,这本书你们读过吗?”宣勇指着手里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问道。“这本书和我们学校有很大渊源。学校自今年3月起发起了‘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我校是该活动的策源地,现在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宣勇的一番讲解让同学们无比自豪。


    在发书的过程中,宣勇告诉同学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我们浙外新生入学的第一本教科书。虽然书中所涉及的年代对你们而言有些陌生,但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时代都是相似的。”


    宣勇说道,总书记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是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始终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这就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矢志不渝、什么叫理想坚定,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坚守初心不动摇的学习楷模。
    宣勇要求:“浙外的学生既要勤于思考、追求理想,也要关注现实、勇担责任。既要抓专业学习,也要在思想和精神品质上得到提升。”他在发书时勉励新生要知行合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课堂内外学思践悟,学习总书记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宣勇指出,这是我校发给新生的第一本书。学校将组织包括读书交流会、社会实践等在内的多项活动,学生们还要把读这本书的学习心得记录在笔记本上,四年后学校将进行评比,优秀笔记将被学校档案馆收藏。


    在看望同学们的过程中,当得知东和公寓1幢320寝室郑丹青、季雨欣2位同学的姐姐都是从浙外毕业的,而她们正是受了姐姐的影响报考了浙外时,宣勇高兴地说,浙外是所有情怀的大学。在雅致苑4-132寝室,4位同学分别来自贵州、河北、云南和山东。宣勇说,不管来自哪里,浙外从此都是我们共同的家。来到雅正苑110寝室,宣勇亲切地看望了科技学院的励志新生朱家豪。当听到朱家豪已经习惯了学校生活,并对学校的帮助特别满意时,宣勇很欣慰,他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送给朱家豪,并勉励朱家豪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勤奋上进,并表示学校将尽力为其成长成才提供一个满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校长洪岗先后走访了教育学院、科技学院、东语学院、西语学院部分新生宿舍,了解新生入校情况,给新生带去温暖和问候,并为新生发入学以后的第一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洪岗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到新生手中。他说,自今年3月以来,我校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在全省、全国引起了重大反响。这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访谈的形式,再现了青年习近平在上山下乡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如何自我锤炼,逐渐成长为胸怀理想、爱国为民、勤奋刻苦的青年。青年学子要汲取榜样的力量,学习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同时要将学习心得记录在笔记本上,见证自己在浙外四年的成长。


   

    在看望同学们的过程中,洪岗关切地问“你们都来自哪里?”“是第一次住校吗?”“寝室住得还习惯吗?”“你们是什么专业?”“为什么要报考浙外?”洪岗亲切的问候,瞬间融化了新生的心,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洪岗了解同学们的入住情况以及对学校环境的适应情况,关切地询问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上的困难,勉励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新生们表示将谨记校长的谆谆教诲,以青年习近平的优秀品质锤炼自己,好好学习,励志成才。
    其他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也深入寝室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给新生,同时与新生亲切交流。
    在校领导把书发给新生后,同学们第一时间认真阅读,纷纷发表感悟。
    英文学院17商英1班的裘雨果说道,校党委书记宣书记笑着握着我们的手,跟我们讲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的感人故事,宣书记希望我们能从这本书中明白磨练自己与不断拼搏的意义,我也明白了“苦其心志”在大学生活中有多重要,并且深深为我能在浙外求学感到骄傲。我从这本书中找到学习的榜样,我将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学习青年习近平的优秀品格,努力学习,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东语学院17韩语1班的王秀蓉说道,洪校长给我们新生发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并语重心长的嘱咐我们要好好学习。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本厚重的书,翻了翻目录我不由得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我觉得作为和当年的习总书记处于同一年龄段的青年人,与总书记知青时期相比,不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学习的资源都要更好,我想初入大学校门的我更应该履行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职责——好好学习,并在学习之余多多参与学校的活动,多多阅读,拓展自己的阅历,开拓自己的眼界,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人。
    西语学院17西语1班的潘宇轩说道,当我拿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我被封面上习总书记年轻时的照片带回到了那段艰苦奋斗却又充实、充满自豪的年岁。青年者,国家之魂。习总书记在知青的七年时光里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懈奋斗,一心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而我们,作为中国的新一代青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为理想、为国家、为社会发光发热!
    中文学院17中文1班的谷馨文说道,《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朴实真切的字里行间,我看到青年习近平不畏艰难,脚踏实地,以人民利益为己任的伟大品格,以及追求知识,不断提升自我的坚毅精神。这些优秀的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地影响着我。大学生活的蓝图绘制在即,我对未来有了更加清晰和坚定的目标,对学习知识回报祖国这一认识有了更加具体的努力方向,那就是做对人民、对祖国有用的人。
    国际商学院17会计3班的郑丹青说道,我很高兴逐梦大学于浙江外国语学院,缘聚浙外,商鹰起航。由于我两个姐姐都在浙外读书,经常听她们讲起学校发展的故事,也听她们讲起学校“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来到浙外后,发现学校是全国高校“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的策源地,备受鼓舞。在开学的第一天就收到学校党委书记宣书记给我们发的第一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备受激励。我一定不负嘱托,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认真阅读这本书,带头与同学分享感悟,做好学习心得记录,并在各种成长实践中用青年习近平优秀品质磨砺自己,汲取强大的成长力量。我相信这本书将丰富我的大学生活,也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本教科书,更会在思想源头不断充盈我们当代青年的人生篇章。
    教育学院的17小教3班朱芷莹说道,当我拿到大学的第一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当晚就迫不及待地翻看着,手里捧着沉甸甸的书,心中波涛汹涌。翻读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校领导对新生们的殷切寄语时时回荡在耳畔。我一定会用心去读这本书,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在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科技学院17应用电子技术1班的朱家豪说道,刚到学校第二天,我就遇见了一本好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当我看完第一章后,便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书中一个个关于习总书记插队时的故事,在现在来看,依旧那样令人感动和钦佩。在一篇篇讲述中,我能够感受到习总书记那闪耀的人格魅力。我现在几乎是一有时间就捧在手里研读。就连我的妈妈也对这本书十分感兴趣,我们每天都抽出时间一起阅读,交谈,分享读后的体会。我相信,这样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书,一定会成为我大学乃至今后生活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这样一本好书,大家都因该去细细品味,我坚信,这本书会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持和鼓励。
    艺术学院17艺术设计1班的吴靖说道,厚土埋没不了闪耀的钻石,荆棘也无法阻挡奋斗的热情。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故事深深的感染了我。即使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只要心中充满理想信念,怀有进取的精神,通过不懈的努力,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使平凡变得伟大。青年习近平的精神对刚步入大学的我,有着很大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