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践行校训精神 走好成长成才之路

编辑:薛海丹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年09月25日 访问次数:

  9月24日晚,学校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在田径场隆重举行。典礼分为仪式部分、学校特色介绍和晚会等三个篇章,为2472名新生送上了来自大学的第一份祝福。校党委书记宣勇、校长洪岗等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典礼。副书记赵伐担任主礼。


  在典礼上,宣勇、洪岗等校领导向新生代表送上了大学入学后的第一本教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勉励新生读好这本书,从入学伊始就积极学思践悟,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学习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


  洪岗作了题为“践行校训精神,做精彩浙外人”的讲话,向全体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福。在讲话中,洪岗向新生们介绍了学校今年良好的招生成绩和生源质量。洪岗指出,当新同学们成为浙外的新主人,便开启了一段“成长成才”的人生新旅程。为引导同学们走好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学校长期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号召广大青年学子学习青年习近平的优秀品格。
  洪岗结合浙外校训精神,希望同学们能够以青年总书记为榜样,人人争做精彩浙外人。一是勉励新同学们做一名信念坚定、道德高尚的浙外人。校训中的“明德”二字,就蕴含着“信念坚定、道德高尚”的内涵。希望同学们能树立起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心怀崇高理想,砥砺道德品行,并以此引领人生方向,在追求理想、塑造美好品行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勉励新同学们做一名志存高远、坚韧不拔的浙外人。校训中的“弘毅”二字,意指“志存高远、坚韧不拔”,便是要求大家胸怀远大志向,并且要在实现志向的过程中,坚韧不拔、百折不回。浙外要培养的不仅仅是懂外语、会翻译的外语人,学校更注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应用人才。三是勉励新同学们做一名海纳百川、学贯中外的浙外人。校训中“博雅”的意思是“学识渊博、纯正”,在浙外,可以进一步解释为“海纳百川、学贯中外”。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知识大家们的主责主业。希望同学们在学期间,不浮躁、不功利,静下心来努力学习。四是勉励新同学们做一名融会贯通、勇于实践的浙外人。希望大家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并且勇于付诸实践。在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都活跃着浙外人的身影。希望大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通达”校训的要求,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习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主动接受社会化的试炼。


  现场,7位由毕业生评选出的年度“我最喜爱的老师”受邀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全体新生在西语学院赵阳阳同学的带领下向祖国和学校庄严宣誓:牢记“明德弘毅,博雅通达”之校训,明礼守信,尚德修身;勤学笃行,持之以恒;成长成才,追逐梦想!
    在典礼的第二篇章,学校展示了“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色思想政治工作”视频,播放了校党委书记宣勇带领同学们奔赴梁家河实地感悟总书记的优秀品格的纪录片。我校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成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学习教育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一篇章还展示了“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色课堂教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色实践教育”,通过视频和情景剧介绍了我校国际化教学亮点——“旅行课堂”和国际志愿服务的实践培养模式。现场,西语学院新生家长刘哲作为家长代表,动情地朗诵《让学习插上世界的翅膀》,鼓励包括女儿在内的新生乐观从容地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在典礼的第三篇章,精心编排的文艺表演将现场气氛烘托得愈加热烈欢快。晚会由新生、老生共同演绎,带来了开场街舞《Turn up the music》、诗歌朗诵《致浙外青年》、乐队伴奏的多语种《If you》、武术表演《中华武魂》等形式丰富、内容精彩的节目。
    我校合唱团压轴登台,深情演唱我校校歌,“钱塘清嘉,和山苍苍;译馆方言,荟萃一堂……”在余韵悠扬的校歌声中,2017级新生将翻开新的人生篇章,开启“成长成才”的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