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翻过最后一页,终于,我合上了手中的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看着鲜红底色的封面上青年习近平淳朴真诚的笑容,我忆及一个个感触良多的故事,心底的共鸣强烈而久久难息。这是一本由二十九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而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到陕北梁家河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沉迷于阅读遥远年代故事的同时,我更在不经意间被种种细节深深打动。
初到梁家河,最真切而现实的“拦路虎”莫过于生活问题。过四大关中的第一关“跳蚤关”就令人畏怯。当时知青们采取各种方法而收效甚微,经过一年多,身体被咬多了对毒素有了抵抗能力,情况才得以好转。饮食上,陕北农村条件差,吃的大多是粗粮,如“糠团子”,缺油水且少蔬菜。由于做饭技能的生疏,习近平甚至吃过夹生饭。劳动上,强度高,最初知青们只能拿到5.2工分。陕北少木,肩挑的扁担和寻常的竹扁担不一样,木制的更重且不弯曲,用得更累。如果担麦,停下就会有麦穗损失,必须快步不歇走一个小时。在村子里生活还需要融入村民,学会方言,书中附有一张知青学方言的笔记照片,青年习近平很快就能操一口流利的陕北话。
强大的抗压能力不仅体现在生活和体力上,更是对心理的挑战。当时的习近平正处于人生迷惘时期,由于家庭背景而受歧视,难以走大部分知青征兵招工的出路,而他却还忧心家人,满心苦涩。在陕北老乡的关怀和自我磨炼下,他的忧患逐渐过渡到生产问题。如雷平生所言,习近平已经由小我出发而转变为对群众利益的深沉忧患,对未来也定下了心,最终他在陕北一呆就是七年,成为插队时间最长的极少数知青之一。
在如此长的下乡期间,习近平和乡民相处的很是融洽。“村民说”中石春阳认真地谈起习近平“性格随和直率,对人友善,说话不偏激也不保守,讲事情清晰明确,入情入理”。村民们对习近平也是又亲又敬。这一点,从书中多次提到的习近平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具体细节中可以得到深切的印证。“近平做工作的出发点很公平,也很平等”、“近平尊重人,团结人,有很好的工作方法”,梁玉明的评价让我对做思想工作有了新的体会,内心对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钦佩!强烈的使命感让青年习近平摆正了自己的位置,铭记“一切为了人民”,从而把为百姓谋福祉贯彻到底。做事公道正派,踏实为民,这自然赢得了群众的爱戴。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青年习近平对读书与思考的热爱与坚持,有心无力又如何成大事?炕上堆满的大量政治、经济、哲学、文学方面的书籍,在上山劳动之余硬挤时间见缝插针地看书,甚至雷平生在半夜醒来发现习近平还在看书……这点点细节,更凸显“书瘾”那种痴狂的求知欲与上进心,以及能塌下心阅读思考的定力。作为一个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很多人对读书的习惯和觉悟,远远不及十五六岁的习近平。这些事,这样一个楷模,让我为之触动,心有愧疚,并渴望完善自我,做得更好。
敢担当,能做事,有很多规划且总是为村里着想的习近平让大家对他充满信任。同时,习近平也并没有辜负这份信任。在上任当村支书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沼气。在向四川学习的过程中,他和黑荫贵一起,细致地参观每一个沼气池,认真地了解沼气池的各种情况,学得非常具体,为梁家河沼气池的成功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打井修坝时是冬天,队员都不敢往冰水下走,习近平率先跳到冰面上,使劲地一下一下挖,身先士卒的举动激励了队员,却也让习近平的腿冻得落下了毛病。除此之外,习近平还办了一个铁业社和缝纫社,一家代销店以及夜读识字活动,甚至用奖励的三轮摩托换了磨面机和拖拉机,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生活。
没有人天生伟大,经历磨砺固然影响未来的道路,但结果是好是坏取决于自身能力,而这又源于读书、思考和实践。访谈中一句话于我印象最为深刻,实践是为了把读到的书中的水分蒸发。习总书记曾说:“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即使没有苦难,也用实践与经历锤炼灵魂。(作者系英语语言文化学院17英语6班学生)